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的冲突升级到了“驱逐出境”的威胁弘大速配,这本质上是一场权力与资本的博弈。从法律和现实的角度来看,可以这样理解:
驱逐威胁在法律上并不具有可行性。马斯克于2002年正式成为美国公民,根据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,除非通过欺诈手段获得公民身份弘大速配,否则不可剥夺。尽管特朗普暗示可能审查马斯克学生签证期间创办Zip2的争议,但技术性违规通常不足以撤销公民身份。历史上只有纳粹战犯等极端案例适用此条款。司法部需证明马斯克在入籍时故意隐瞒关键事实,而此类诉讼平均耗时超过八年,远超特朗普剩余任期。即使马斯克的公民身份被撤销,他同时持有加拿大国籍,美国也无权将其强制遣送至南非。因此,特朗普的言论更多是政治恫吓,旨在煽动民粹情绪。
特朗普转而通过行政权力对马斯克的商业帝国进行打击。他威胁重新评估NASA与SpaceX价值220亿美元的合同,直接影响星链计划与登月项目。此外,特朗普推动《大而美法案》提前至2025年9月取消每辆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,特斯拉40%的美国销量依赖于此,竞争力将大幅下降。他还试图将马斯克塑造为“史上最大补贴寄生虫”,煽动民众抵制特斯拉,导致多地展厅遭涂鸦、充电桩被纵火。特朗普还推动立法限制社交媒体内容审核权,矛头直指马斯克旗下的X平台。这些措施导致特斯拉股价暴跌7.1%,市值蒸发545亿美元,共和党金主圈流传“远离马斯克”警告,融资渠道面临冻结。
面对围剿,马斯克采取了多重反击策略。他在X平台发起“美国党”组建投票,获80.4%支持率(453万人),扬言在2026年中期选举分流共和党票源,尤其针对摇摆州议员。他还推迟星链对国防部的服务升级,暂停得州新工厂建设,直接影响共和党关键州的就业数据。特斯拉上海工厂紧急扩产40%,墨西哥接收38%撤离美国的电子制造业。苹果CEO库克、谷歌创始人布林等科技巨头罕见声援,将特朗普威胁定性为“对言论自由的攻击”。移民律师强调,剥夺公民身份需证明“入籍欺诈”,学生签证争议难成法律依据。
这场较量中,特朗普若成功切断SpaceX合同、全面落实《大而美法案》,马斯克商业帝国将遭受结构性损伤。马斯克翻盘的关键在于2026年中期选举中以“美国党”分流共和党票源助民主党夺回众议院,倒逼政策回调。短期来看,马斯克将承受百亿美元级损失,但凭借资本韧性周旋;长期来看,若“美国党”搅局成功,或将加速两党制崩塌,但马斯克受制于出生地无法参选总统,注定成为“无冕之王”。
这场较量暴露了美国政治极化下行政权滥用的风险。当总统把国籍当作政治武器时弘大速配,离法西斯主义仅一步之遥。最终,权力与资本的吞噬战没有赢家,唯有国家未来被押上赌桌。
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